top of page

【社區活化】如何透過活動策劃 revitalize 舊區?以偶燭施明@深水埗為例——從街角藝術到社區共融的實踐之路

  • 作家相片: Lemon Planet Productions
    Lemon Planet Productions
  • 1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一、舊區活化新嘗試:深水埗的藝術實驗

由PMQ元創方主辦的「偶燭施明@深水埗」展覽(Ne-on-Ne-on@Sham Shui Po),選址於深水埗通州街269號天橋底空地(布藝市場側),透過光影藝術與社區連結,重新詮釋舊區生命力。展期自2024年12月4日至31日,每日下午2時至8時開放,免費入場(來源:PMQ元創方官方網站)。


三大亮點活動整合社區資源

  1. 聖誕送暖行動(12月25日)

    PMQ聯手長沙灣社企餐廳「金獎藥膳椒麻雞」,於聖誕節下午3時至8時免費派發「金羅漢果雪梨茶」,結合藝術欣賞與社區關懷,吸引市民在節日共聚。

  2. 深度導覽與藝術體驗

    • Sampson帶你漫遊深水埗(12月27日):在地導遊帶領探索街區歷史紋理

    • 霓虹舞動(12月28日):5分鐘燈光表演活化橋底空間

    • 城市速畫夜間寫生團(12月29日):夜間藝術創作工作坊

 

二、社會責任的溫柔實踐

此計畫跳脫傳統展覽框架,巧妙嵌入兩大社會價值:

  1. 支持社企與弱勢就業

    合作餐廳「金獎藥膳椒麻雞」以聘用更生人士聞名,活動不僅推廣社企產品,更透過聖誕送暖直接連結社區需求。

  2. 公共空間的創造性利用

    將天橋底閒置空地轉化為臨時展場,以低成本燈光裝置(如霓虹燈管與投影)激活城市縫隙,證明舊區活化不需大規模重建。

 

三、反思:藝術介入的邊界與可能

  1. 文化真實性的平衡

    展覽避免過度美化社區,例如以橋底空間原生狀態呈現深水埗的草根特質,同時透過藝術提升公共空間品質。

  2. 可持續性的挑戰

    儘管活動免費開放,但短期展覽如何轉化為長期社區動力仍需探索。PMQ後續可考慮與在地團體合作,延續藝術教育項目。

 

結語:點亮城市縫隙的共創精神

「偶燭施明@深水埗」示範了舊區活化的輕巧策略——以藝術為媒介、社企為夥伴、閒置空間為畫布,創造市民與社區的溫暖對話。當我們在橋底仰望光影舞動時,看見的不只是裝置藝術,更是城市再生的多元可能。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Whatsapp
  • Email Icon Orange-Photoroom (1)_edited_edited

我們的用戶

© 2024 by Lemon Planet Productions Limited. 

bottom of page